透過分享,農村故事的多樣性被看見

「0到1:回鄉的一百種故事」 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分享者和參與者齊聚一堂,聊聊他們在地方的生活與經驗。 白河的攝影師蔡秉修,透過鏡頭捕捉地方宗教文化的細膩之處,無論是廟會的熱鬧場景,還是信仰之間的真摯情感,他的作品讓在場的人重新看見這片土地的深厚底蘊。 來自善糧不二的陳冠彣,則以返鄉後的餐飲專業和農業生產經驗,分享他如何透過食農教育,讓更多人認識食材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。他的故事透露出返鄉的初衷與堅持,既是對土地的承諾,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探索。 璞育文教發展協會- 黃雅聖,帶來了教育與農業結合的可能性。他用自然農法帶領後壁的孩子們一起種稻,用農業讓教育接地氣,從學校到田間,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農村生活的真實與意義。 相聚中,新的合作可能性萌芽 參與這場聚會的不僅有分享者,還有對地方發展充滿熱忱的各地青年。在分享結束後,大家熱烈交流,從各自的角度碰撞出不同的想法。 一位專長影音製作的青年,對善糧不二的理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。他與陳冠彣相談甚歡,現場就討論起未來合作拍攝的計畫,想透過影像記錄這份土地的故事,讓更多人看見善糧不二背後的堅持。 分享,讓人更靠近彼此 這場小聚的美好,在於每個故事都讓人感受到農村的多元面貌;更在於,透過相聚與交流,大家找到了彼此的共鳴和合作的可能性。 從攝影到農業,從教育到媒體,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背景與熱情參與這場對話。這樣的分享不僅是故事的傳遞,也是一次心與心的連結,讓人看見農村的可能性,也看見自己的可能性。
返回頂端